苗族歌鼟是“原生态民歌活化石”。靖州苗族歌?流行于靖州县锹里乡,辐射地域包括贵州黎平、天柱、锦屏毗邻的大山区。 “以饭养身,以歌养心。”苗族先民模仿蝉鸣、鸟唱、溪流、林涛等大自然的“和声”,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多声部民歌苗?族歌?。
“歌?”原是多声部苗歌的一种,即男女歌队对歌时唱的一类歌曲。而后约定俗成,成为多声部苗歌的总称。锹里人的许多民俗活动,都要唱特定的歌?。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坐茶棚、坐夜、玩山时,要唱[山歌调];宴请宾客时,要唱[茶歌调]、[酒歌调]和[饭歌调];新娘子初到婆家,和女伴到水井担水时,要唱[担水歌];“立夏不唱歌,庄稼长不活”。立夏这天,青年男女走村串寨饮酒吃饭时,除茶歌、酒歌和饭歌之外,还要唱[三音歌]。
歌?的歌词大多为七言四句,二、四句押韵,比喻生动,内涵丰富,有较强的文学性。歌?用一种称为“酸话”的语言演唱。这是一种汉化了的苗语,语音近似当地汉语,又略带苗语腔调。附近的汉人和侗人也都能听懂。歌?的声部,“讲歌”为低音、“领歌”为中音、“和歌”为次高音和高音。一人“讲歌”,一人“领歌”,众人“和歌”。有齐唱、二重唱,也有两个、三个和四个声部的合唱。相互呼应,跌宕有致,旋律优美,和谐自然。歌?的演唱大都用真嗓,只有演唱[茶歌]和[饭歌]时,部分用假嗓,别有情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