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晟铭自曝不拍电视剧原因,心态28岁却被安排演叔叔演爹,称这是对自己的屈辱无法接受

其实问题不用问那么复杂。你说要靠演技打破局面?他演过“宫锁心玉”的胤禛,演得不错。穿上戏服,老练的神韵都出来了。但能有多大作为,你让我信服的是,扮演“青少年”怎么就变了个味?是否真归咎于自己,只是表面原因?市场的风向,娱乐圈的潜规则,常常把人逼得走投无路。你会发现,很多人到了一定岁数,真是“无路可走”,还能怎么坚持?只能换角色,或低调点,维持点存在感。
而我琢磨着,现实中很多演员其实都知道,演商演,演广告还能赚点收入,信奉的不就是“活着比啥都重要”么?谁还真想着自己还能当主角?也许只是为了那点存活感罢了。可是讲真,要不然你怎么会看到那么多“被逼着演叔叔、演爹”的中年戏份?这背后,是市场的冷漠还是行业的无情?我还记得去年那个新闻,说“芳华男主”50岁,但角色老得不像本人,怎么看都不是戏里的人。这个世界变化太快,93年出生的明星都能演综艺上的“青春偶像”,你何晟铭再怎么努力,也难以逆转这个趋势。明星长得帅,变身“叔叔”的戏码就像大街上的镉合金,一看就觉得假,别说啥演技好不好的了。
扯远一点,他要是真心觉得“演叔叔是一种屈辱”,那他还真要考虑一下,怎么把心态调整得更健康些。娱乐圈的这种放大镜效果,谁都难免受到伤害。人家说:会演戏的都愿意尝试各种角色,但是真正有人能破界,那只是少数。大多数人,还是会被标签绑架。有人说他还能演“肖战的老爹”,这不算子虚乌有?我倒是觉得不一定。演技再好,谁敢保证能轻易突破“年龄”的天花板?场上场下,除了颜值和市场需求,更多时候是“谁还能演得动”的看法。
对了,有没有想过,他说“如果还能和于正合作”,其实也是一种暗示吧。于正那套剧本,谁不想走?可是市场就告诉你:你50岁了,别再想那些“青春派”了,反正市场的规则就是,年轻就是资本,年龄越大,角色越单一。你还能怎么捅破天?用演技?行啊,你看那些真正有演技的老戏骨,私底下都知道,要在内娱留下一点印记,年纪大了真是个硬伤。
所以说,真正的活下去,还不如放低点身段。要不然你说,50岁的演员还能演些什么?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市场就是这么残酷。褪去光环,把自己压低点,或者毁掉的不是角色,是自己。要不然,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?粉丝还会买账?还是大家都知道,老了就是“兄长”、“叔叔”,但心里那股“不认输”的劲,谁又能理解几分呢?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